遼中鯽魚原產于遼中縣境內的遼河、蒲河等自然水域,。經遼中縣水產科技人員人工繁殖后,,遼中鯽魚的產業(yè)化養(yǎng)殖獲得了巨大成功,。遼中鯽魚體型長,體厚而高,,頭短小,,背部呈深灰黑色,腹部灰色,。因其肉質細嫩,,片片呈蒜瓣狀,肉味鮮美,,高蛋白,、低脂肪,營養(yǎng)價值高,,益于產婦哺乳和傷愈,,且具有健胃益中之滋補作用,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遼中鯽魚,現已游出國門,,上了國際餐桌,。
地理環(huán)境
都說遼中風光美綠水青山鯉魚肥
提起水城,人們就會想到那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xiāng)——烏鎮(zhèn),。在傳統(tǒng)觀念里,,北方與水的關系要遠得多。其實不然,。在遼寧版圖的中央,,有著“東北第一國家生態(tài)縣”美譽的遼中,坐擁4河穿境而過,,豐富靈動的水資源滋潤著這片黑土,,孕育出多彩多姿的人文和品質優(yōu)異的物產。
遼中鯽魚在我國的東北偶有養(yǎng)殖,,但以遼中生產的鯽魚品質最優(yōu),。遼中鯽魚原產于遼中縣境內的遼河、蒲河等自然水域,,是遼中縣水產科技人員從當地野生鯽魚中選育出的優(yōu)良養(yǎng)殖新品種,。因為遼中縣具有獨特的小氣候和優(yōu)越的自然水資源條件及獨特的生產管理技術,非常適宜遼中鯽魚的養(yǎng)殖,。遼中鯽魚分布很廣,,全縣下轄的17個鎮(zhèn),區(qū)域面積1470平方千米,,均有遼中鯽魚養(yǎng)殖,,現有養(yǎng)殖面積5萬畝 ,產魚6萬噸。形成了聞名全國的“遼中鯽魚養(yǎng)殖生產基地”,。
文化背景
昔日貢品獻皇帝曾為百姓救命魚
鯽魚古時亦稱“鮒魚”,,據《本草綱目》記載:“鯽魚旅行,以相即也,,故謂之鯽,。以相附也,故謂之鮒,。”據《遼中縣志》記載,,遼中縣境內自然水域盛產鯽魚,個體大,,體高背厚,,肉味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深受消費者青睞,,因遼中縣各水體普遍養(yǎng)殖,得名“遼中鯽魚”,。
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定都盛京(今沈陽),由于喜食遼中產的鯽魚,,將其列為貢品,,并把駐扎在盛京的鑲黃旗一部分調往蒲河岸邊,為朝廷捕魚,,每天將新捕到的鯽魚快馬沿驛道疾馳,,送往盛京城,為皇宮宴上佳肴,。這部分鑲黃旗后來定居現在的劉二堡鎮(zhèn),,取名“蒲河滿族村”,此村名一直沿用至今,。1626年,,努爾哈赤親率大軍,一路勢如破竹,,不戰(zhàn)而得8座城池,,很快兵臨寧遠城下。明朝寧遠城守將袁崇煥拒絕努爾哈赤的招降,,親率兵民頑強守城,,他們在寧遠城上架設了紅衣大炮。后金軍隊的攻城行動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嚴重受挫,。由于對明軍的新式火器毫無精神準備,,寧遠城下,,八旗官兵血肉橫飛。在攻城的第3日,,努爾哈赤受傷,,后金軍隊便撤兵而去。努爾哈赤被紅衣大炮擊傷后,,乘船沿渾河回盛京的途中,,每餐必有遼中鯽魚呈上,以補養(yǎng)身體,。
20世紀60年代初的三年困難時期,,遼中境內的遼河、渾河,、蒲河,、坑塘、湖泊,,鯽魚之多歷史罕見,,捕之不盡,撈之不竭,,救了很多人的命,,被老百姓譽為“救命魚”。
文化積淀
遼中河多鯽魚多隨時撈來就下鍋
中國的漢字最早的甲骨文上就有魚字,,為象形字,圖是魚的形狀,,有魚頭,、魚尾,還有魚的脊椎和魚刺,。這說明,,古代先民們就開始捕魚、吃魚,。
在遼中民間,,流傳著“遼河套,養(yǎng)魚多,,提起吃魚不用說,,邊添湯,邊點火,,隨時撈魚就下鍋”“冬吃鯽魚夏吃鯉,,開胃健脾味道美”的民謠民諺。每逢貴客迎門,,餐桌上必有魚頭對著主要客人,,意味著對客人高看一眼以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先用筷子壓著魚頭,眾人才可動筷,。
遼中縣依托自然生態(tài)資源和產業(yè)資源,,每年舉辦“遼中鯽魚捕撈節(jié)”活動,吸引了大批客商和旅游者前來洽談采購和旅游觀光,。2014年的珍珠湖“遼中鯽魚捕撈節(jié)”,,于2月13日在遼寧最大的平原水庫珍珠湖隆重舉辦,捕撈節(jié)也邀請到遠近聞名的吉林查干湖專業(yè)捕撈隊伍,,這是珍珠湖歷史上第一次進行大型捕魚,,也是遼中縣歷史上首次舉辦的大型專業(yè)捕撈盛會,當天捕撈鯽魚及其他魚類達2.575萬千克,。“遼中鯽魚捕撈節(jié)”活動,,既擴大了遼中鯽魚的知名度,又豐富了遼中魚文化的內涵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