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樣的番茄,,讓南北客商點名要,?
時間:2018-01-26 16:11
(來源:農民日報)
“今天要趕緊摘完,上海的超市每斤1.7元要了6000斤,,明天就運走,。”山東省壽光市圣城街道趙旺鋪村番茄種植戶王鵬雪在暖棚里忙著摘果,、裝箱,顧不上多說,。
每筐精致地碼放著3層番茄,一排6個,、一層4排。“雖然已經是第四穗果,,單果重250克左右,,外觀、口感,、硬度都和前幾穗基本一致,。今年番茄市場供過于求,收購價比去年跌了一倍還多,,但咱這品種不愁銷,。”王鵬雪對自己連續(xù)種了3年的“搶手貨”贊賞有加。
人家論桶賣,,咱還是按斤銷
1月中旬,,壽光秋茬番茄收獲接近尾聲,種植戶忙得不可開交,??僧斕峒靶星闀r,趙旺鋪村菜農張樂星搖著頭說:“冬季本是菜價高的時候,,但今年一般的番茄品種都論桶賣,。”
在趙旺鋪村鴻源果蔬專業(yè)合作社的倉庫里卻是另一番景象,“輝騰”堆滿一地,,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裝箱,。“并非所有品種都不賺錢,‘輝騰’每斤1.7元,,是目前當?shù)厥召弮r最高的番茄品種,。南北客商都點名要,淡季每天外銷4-5噸,,旺季時一天10噸不成問題,。”合作社理事長張泮渠告訴記者。
“當今市場的需求是高品質,,‘輝騰’的味道就是消費者想要找回的沙沙甜甜的老味道,,蘇州人特別認可。”蘇州蔬菜運銷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勇,,每天從早上7點到下午6點都盯在合作社裝貨,,隔一天往蘇州發(fā)一次貨。“你看這果子裝箱后多漂亮,。”李勇指著裝好的番茄告訴記者,,“這品種硬度好,,果子能長到自然成熟再采摘,風味一流,。”
供給側改革落腳點在需求。事實上,,壽光菜農憑借多年的經驗和極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已經有所行動,。“‘輝騰’適合秋季茬口定植,往年都是6月份業(yè)務員下去跑訂單,,而這才年初就已經有200萬株訂單主動送上門來,,我預計今年6月至少還能再有600萬株訂單。”壽光綠鼎碩種苗基地總經理徐建軍告訴記者,,“提前半年拿到訂單在預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市場正發(fā)生著深刻變化。好品種既要能滿足菜農對產量,、抗病性的要求,,還要滿足消費者對口感風味的需求。”
“種植戶從開始試種幾行,,到擴大到幾個棚,,再到如今在李家仕莊村100%占有率;收購商從一味追求耐儲運到如今認可品質至上,,‘輝騰’引領了番茄向高質量更新?lián)Q代,。”在北京博收種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升看來,雖然經歷了品種的轉型“陣痛”,,但以市場真正需求為導向的研發(fā)再難也值得,。
為尋得好品種遠道而來
幾天前,做種子和農產品銷售的貴美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佑倫特意從貴州遠道而來,,參加北京博收2017(壽光)冬季品種觀摩會,。他把示范中心的6個暖棚逛了個遍,38個甜辣椒,、46個番茄品種讓人目不暇接,。最終彭佑倫看中了一個大紅番茄和兩個甜辣椒品種,打算帶回公司50畝展示園先試試看,。
“通過市場判斷,,品質將會是未來最終的方向。”彭佑倫說,,“我挑選的這個‘RT16021’單果重量在220-300克,,果型周正,色澤鮮亮,,口感好,,符合我們當?shù)氐南M需求?,F(xiàn)在拿回去馬上就可以開始育苗了,3月底4月初定植,,7月就可以試出在我們當?shù)氐姆N植情況了,。”
“現(xiàn)在本地品種最大的缺陷是不抗青枯病,因此需要嫁接才能種植,。”彭佑倫舉著手中的番茄告訴記者,,“據說這個品種抗青枯能力不錯,一旦經過驗證,,可以省去嫁接環(huán)節(jié)的砧木和人工成本,,將會成為當?shù)氐母锩云贩N。”
在觀摩會現(xiàn)場,,從種子企業(yè)和銷售商口中聽到最多的就是口感和抗病性,。“這是大勢所趨,很多蔬菜好品種都是從壽光出發(fā)的,,聽說這里有好品種,,我們專程來‘尋寶’。”河北省邢臺市威縣威望千畝種植基地主管王海軍帶著任務而來,,“去年已經試驗了博收的6個品種,,其中兩個表現(xiàn)很理想,春茬再定植一次,,7月份基本就能得出結果了,。”
蔬菜品種向高質量發(fā)展,是由時下消費市場所決定的,。“我們的品種側重于口感和抗病性,。”張曉升解釋,抗病性的提高有利于減少種植戶對農藥的使用量,,可以極大程度解決農產品安全生產的問題,;而口感的增強會使農產品在末端市場的競爭力極大提高,促進農民增收,。“但是增加抗病性通常會降低口感,。一個品種要抗病性與口感兼顧,對育種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需要種業(yè)企業(yè)不斷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使品種特征特性逐步提高。”
好品種讓脫貧致富有盼頭
“村里的大棚已經試驗定植了1萬多株博收贈送的口感型番茄‘17001’,,預計4月底就可以陸續(xù)收獲了,。”為了把村里閑置的24個設施大棚更好地利用起來,通過做強產業(yè)讓低收入村的貧困村民脫貧致富,北京市懷柔區(qū)長哨營滿族鄉(xiāng)三岔口村第一書記卞恒青也到觀摩會現(xiàn)場找種子,。
“我們村海拔高,、空氣質量好、晝夜溫差大,,特別有利于作物生長,。同時,北京的高品質消費需求旺盛,,高端農產品市場很大,。”此次卞恒青又相中了甜椒“星云”,“這個品種糖度高,、維生素含量高。”
產業(yè)興旺是鄉(xiāng)村振興的基礎,。三岔口村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產業(yè),,緊盯“好味道”“高品質”。“未來打算把農民的土地流轉過來進行規(guī)模種植,,也考慮讓農民入股增加收益,。”卞恒青深知,“這一切的起點是要有好品種,、好種子,。”
“在支撐鄉(xiāng)村振興的路上,種業(yè)企業(yè)不能缺席,。”張曉升表示,,“要品種我們提供品種,缺種子我們優(yōu)先供應,,后期需要種植技術也會隨時派出骨干技術人員現(xiàn)場服務,。”
可以預見,未來三岔口村將有更多的大棚里播上高品質種子,,結出累累碩果,,這個貧困村終將依托特色產業(yè)擺脫貧困走向富裕。
新需求在哪里新供給就在哪里
數(shù)九隆冬,,市場上的果蔬依然琳瑯滿目,、種類繁多??墒窍M者還是常有這樣的感嘆:“記憶中好吃的味道難找了,。”這份記憶深處的味道引領著供應,引導著消費,。以番茄為例,,逛一圈菜市場,你會發(fā)現(xiàn),如今沒人再單純以“大”來吸引消費者眼球,,而是將番茄掰開來展示,,讓人看看沙不沙、嘗嘗甜不甜,。
在農產品供應日益豐富的今天,,好吃、營養(yǎng),、安全的農產品才能安穩(wěn)立足于消費者的菜籃子,,這已經成了種企、種植戶,、收購商,、消費者的共識。
農以種為先,。培育沙沙甜甜番茄這類順應市場需求的品種,,是育種理念的升級。要從根本上解決種業(yè)創(chuàng)新與農業(yè)生產“兩張皮”的問題,,讓更多企業(yè)成為育種研發(fā)主體,,讓科技真正長在企業(yè)里,才能突破種質創(chuàng)新,、品種選育等關鍵環(huán)節(jié)核心技術瓶頸,,為更多農產品裝上優(yōu)質“中國芯”。
食以綠為先,。農藥施多了,,農產品的藥殘問題難解決;化肥用多了,,土壤環(huán)境遭破壞,。提高作物品種養(yǎng)分利用率和抗病性,是化肥,、農藥減量增效,,促進農業(yè)綠色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然而,,抗病育種談何容易,,往往抗性好的品種品質差。一個品種要抗病性與口感兼顧,,對育種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需要種業(yè)企業(yè)不斷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品種特征特性才能逐步提升,。
百姓惦念的“好吃的味道”就是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種業(yè)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品種選育會更加側重口感與抗性,,相信有更多農產品正走在高品質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