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子蘑成為丹東“新名片”
時間:2018-01-30 17:07
滑菇又名滑子蘑、光帽磷傘,、珍珠菇,,是丹東人餐桌上的常見菜品。目前丹東滑菇已成為農民的“搖錢樹”,。1月29日,,筆者從遼寧丹東檢驗檢疫局了解到,2017年丹東轄區(qū)滑菇出口企業(yè)共有6家,,滑菇罐頭出口共161批1478噸,,貨值343.62萬美元,占我國出口總量的70%以上,。
據了解,,附著在滑菇菌傘表面的黏性物質是一種核酸,它的主要成分不僅對人體的精力和腦力大有益處,,還具有刺激淋巴細胞生長,,抑制腫瘤、癌細胞的作用,。
近年來,,滑菇已在東北三省得到大面積推廣,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好渠道,。同樣是滑菇,,但是丹東的滑菇卻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丹東的“新名片”,。“丹東寬甸地區(qū)是滑菇的首產區(qū),,溫度和濕度都非常符合滑菇的生長,這里生長的滑菇形狀更飽滿,,而且沒有畸形菇,所以在同類產品中更具有優(yōu)勢,。”鳳城一家罐頭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崔麗鵑告訴筆者,,丹東出口滑菇的歷史已經有30多年了,,1987年丹東滑菇就出口到日本,出口量高達3000噸以上,。多年來,,丹東滑菇產業(yè)已形成了從培育、生產加工,、出口銷售的完整產業(yè)鏈,。目前,丹東滑菇產品不僅國內訂單不斷,,而且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
雖然丹東滑菇越來越火,,訂單不斷,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滑菇生產力不足,,讓滑菇產業(yè)發(fā)展面臨困境。崔麗鵑介紹,,隨著農副產品的增多,,農民有了更多的種植選擇,往往效益高,、種植周期短的農產品更容易被農民接受,,而滑菇生長需要十個月的周期,收益也比不上其他農產品,,導致種植戶越來越少,。“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企業(yè)也開始做自己的種植基地,,但是滑菇不適合大規(guī)模種植,。目前企業(yè)面對飛來的訂單根本不敢接,原料不足成為制約滑菇產業(yè)發(fā)展的最大瓶頸,。”崔麗鵑說,。
(來源:丹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