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葉片斑點,、卷曲、干枯啥問題?
時間:2018-04-12 10:38
那么,,番茄葉片異態(tài)是什么原因呢,?農戶們該如何防治呢?下面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葉片出現白色圓形小斑點
(1)成因
此種病變屬于斑枯病,,是由番茄殼針孢侵染所致。病菌可以在土壤中的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翌年在溫暖潮濕或陰雨天持續(xù)長時間發(fā)病,。主要癥狀:剛染病時,在葉背面生出水浸狀小圓斑,,慢慢地在葉正面和背面出現邊緣暗褐色,、中央灰白色圓形,且略凹陷的很多小斑點,,隨后小斑匯合成大的枯斑,。嚴重時染病組織脫落成穿孔甚至中下部的葉片全部干枯。
(2)防治措施
一是選擇不帶病菌的種子播種,。播種前用52-54℃溫水浸種30 min后,,再加入涼水使水溫降至20-30℃浸泡種子3-4h后,撈出瀝除多余的水分,,置于25℃左右條件下催芽播種,。二是熏煙滅菌。定植前按110 m2棚田面積用硫磺粉250 g+鋸末500 g,,拌勻后分放幾處,,點燃后密閉棚室一夜。定植后用45%百菌清熏煙劑3750-4500g/hm2,,熏煙幾小時至一夜,。三是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噴施50%混殺硫懸浮劑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或20%一銅天下乳油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等藥劑,每隔7-10d噴灑1次,,連續(xù)噴施2-3次,,以便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葉片背面灰色霉層,,葉片發(fā)黃,、脫落
(1)成因
此種病變屬于一種真菌性病害,,即葉霉病。由黃孢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絲體,、菌絲塊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當此種病變發(fā)生時,,番茄下部的葉片開始發(fā)黃,,正、反兩面均發(fā)黃,,當濕度大時葉背面還生有灰白色的霉層,,嚴重時葉片出現脫落。葉霉病主要危害番茄的葉片,,多從下部葉片向上部葉片發(fā)展,。造成此種病變的原因主要是大棚的濕度過大。
(2)防治措施
一是加強通風排濕管理,。即使在陰天,,也要適當拉棚放濕,以降低大棚內的濕度,。同時栽培時,,采取壟作地膜覆蓋,適當控制澆水,,加強通風,,以防止土壤和空氣濕度過大。二是選用抗病品種,。番茄抗葉霉病的品種很多,,如由以色列引入的達尼亞拉(R-144)、516,、189和荷蘭引進的凱萊,、紅旗、特寶,,及國內的908合作,、沈雜3號,、佳粉15號、中雜11號,、中雜12號等,。采用抗病品種可有效防止葉霉病的發(fā)生。三是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輪換噴灑下列藥劑:50%多硫懸浮劑800倍液,、60%防霉寶600倍液、60%撲霉靈800倍液,、50%施寶功1500-2000倍液,、47.2%抑霉唑乳油2500-3000倍液。要對葉片正反兩面,、葉柄等進行均勻噴灑,。每隔7-8d噴灑1次,連噴2-3次,,采收前7d停止用藥,。
3、頂部葉片大面積皺縮,、卷曲,,瘤狀突起
(1)成因
此種病變屬于一種生理性病害,即激素中毒,。當此種病變發(fā)生時,,番茄植株頂部葉片皺縮、卷曲,,且變硬,,同時葉面上出現一些瘤狀突起。造成此種癥狀的原因是:連陰天氣多,,光照不足,,植株徒長,過量使用助壯素或矮壯素,。激素進入作物體內不能被完全吸收,,在作物體內上傳下導,從而引起植株發(fā)育不良,,導致葉片皺縮,、卷曲。
(2)防治措施
一是控制藥量,。嚴格控制助壯素或矮壯素的用量,,不能盲目加大其用藥濃度;點花時,要根據天氣情況,,嚴格控制點花藥的濃度,,并且不要讓藥液濺到番茄的葉片上。二是科學施肥,。適度增施海藻素類或腐植酸類套餐肥,,如嘉美紅利、贏利來,、海力寶等,,以促進根系的生長。三是噴灑藥劑,。在發(fā)病初期可在葉面噴灑碧護,、嘉美金點、云大120,、等藥劑,,以緩解藥害對番茄植株的影響,讓番茄葉片得以舒展,。
4、葉片從下往上出現褐色,、枯死
(1)成因
此種病變屬于枯萎病,,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的尖鐮孢菌屬真菌。病原菌在田間主要通過灌水或雨水流動傳播,,也可隨病土移動傳播,,番茄病原菌發(fā)育適溫為22-32℃。高溫高濕或水漬田易發(fā)病,,雨后或灌溉后田間積水發(fā)病重,。往年發(fā)生枯萎病的地點或地塊,后來連作同一種作物,,仍會發(fā)病,,并且病區(qū)逐年擴大,病情逐年加重,。
(2)防治措施
一是加強田間管理,。當地塊中有水時,要及時開溝排水,;在田間管理上,,要及時摘除番茄的病葉、老葉,;加強通風透光,;增施嘉美紅利、贏利來。收獲后要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并進行集中燒毀,,并噴施1次1∶1∶200波爾多液進行預防,。二是輪作換茬。因番茄枯萎病原菌只侵染番茄,,故實行與本作物以外的蔬菜或其他作物3年以上輪作換茬,,可有效防止發(fā)生番茄枯萎病。三是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淋藥水進行灌根,,可選藥劑有50%根病清500-6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400-500倍液,、32%真菌乳油700倍液、40%特效殺菌王2000-2500倍液,、20%一銅天下1000倍液等,。棚內噴淋澆灌藥液9.00-11.25 t/hm2,一般每株澆灌藥水200-250g,,每隔7-10d防治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5,、葉片出現輪紋狀排列的褐色大斑
(1)成因
此種病變屬于番茄褐斑病,,是由番茄殼明單隔孢菌侵染所致,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性病害,,病菌靠氣流和灌溉水傳播,。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發(fā)病初期,,葉片呈現褐色小點,,后擴展為近圓形或橢圓形大斑,病斑擴大迅速,,后期擴大至葉片的1/3-3/4,。病斑上著生小黑點,呈輪紋狀排列,,邊緣暗色,,易破裂和脫落。
(2)防治措施
發(fā)病初期噴灑下列藥劑之一:50%多霉靈1000倍液,、40%咪鮮胺10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0%代森錳鋅600倍液,、80%新萬生6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40%多豐農4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等,。用以上藥劑進行噴霧防治,每隔7-10d防治1次,,連續(xù)防治2-3次,,可有效防治番茄褐斑病。
(文章來源:天寶農業(yè)技術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