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核病會導(dǎo)致植株莖基部發(fā)生腐爛,,高濕環(huán)境下生成白色棉絮狀菌絲體,,軟腐無臭味,,后期在根莖表面形成鼠糞狀黑色菌核,,嚴(yán)重時引起整株死亡,。低溫,、高濕環(huán)境易促使該病發(fā)生和流行,。
建議前期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加強通風(fēng),少施氮肥,;播種前種子要消毒,,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適樂時),按種籽重量4-5‰的濃度比例進行種籽包衣處理,,包衣后晾干播種,。
防治應(yīng)在白天加強通風(fēng)降濕,,夜間棚室保溫防凍;藥劑可選噴施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凱澤)800-1000倍液,、400克/升嘧霉胺懸浮劑(施佳樂)800-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速克靈)600-8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農(nóng)利靈)600-800倍液等,每7-10天1次,,連續(xù)3-4次,。
蔬菜根腫病要綜合防治技術(shù)!
甘藍,、花椰菜,、蘿卜、大白菜等多種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腫病,,是一種常見的主要病害,。
一、危害癥狀
主要危害根部,,造成主根或側(cè)根出現(xiàn)大小不等,、形似手指狀、短棒狀或球狀的瘤,,嚴(yán)重時須根上的瘤多達數(shù)十個,,串生在一起。感病后可造成大幅減產(chǎn)甚至絕收,。
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根腫菌喜歡酸性土壤,,一般來說,,十字花科作物連作田塊、酸性土壤田塊,、低洼潮濕和排水不良的田塊發(fā)病最重,,施用過多氮肥的田塊發(fā)病較重。
二,、綜合防治措施
防治根腫病應(yīng)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一)物理防治
最好實行水旱輪作或與非十字花科作物輪作3-5年,并結(jié)合深耕,,可以有效地減輕病害的發(fā)生,。此外可以增施石灰,降低土壤酸度,,以降低發(fā)病率,。
(二)藥劑防治
一是做好種子消毒。播種前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再用10%氰霜唑懸浮劑2000-3000倍液浸種10分鐘,,洗凈后播種,。
二是苗床消毒??捎?0%敵磺鈉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或10%氰霜唑懸浮劑1000-1500倍液對苗床噴淋,,淋土深度15厘米左右。
三是種苗殺菌,。種苗移栽前用適當(dāng)濃度(15%)的石灰水或10%氰霜唑懸浮劑1500-2000倍液浸根或作定根水澆施,,防止病菌侵入根系。
四是移栽前對大田消毒滅菌,。使用的藥劑有氟啶胺和譜菌特,。氟啶胺噴霧混土進行土壤處理,是防治根腫病的高效藥,,但濃度大時對幼苗根系生長有抑制作用,,不宜作灌根等集中式施藥處理。60%譜菌特一般用750倍液噴施,,用作大田土壤消毒處理,,效果可達70%-80%。
五是發(fā)病后噴藥防治,。大田十字花科蔬菜呈現(xiàn)根腫病癥狀后,,可用10%氰霜唑懸浮劑1500-2000倍液灌根,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處理,,或用20%喹菌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對發(fā)病株基部定點噴藥防治。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nèi)容
最新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