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是我國主要的雜糧作物,,主產區(qū)包括東北春谷區(qū),、西北春谷區(qū)和華北夏谷區(qū),。在氣候暖化背景下,極端事件增加,,谷子主產區(qū)平均氣溫偏高,,極端低溫突破歷史記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山西東北部等地區(qū)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8成,,西北春谷區(qū)在3—4月出現較大范圍降溫雨雪天氣,。降水及時補充了土壤水分,但冷暖波動較大,,春季總體氣溫偏低,。為科學做好谷子生產管理和技術指導,農業(yè)農村部小宗糧豆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制定了2023年谷子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選用良種 處理種子
谷子對光溫條件反應敏感,一般應選擇適宜當地種植,,在試驗示范中表現優(yōu)質,、抗倒、耐旱,、抗病的高產品種,;為輕簡化栽培,也要選用兼抗除草劑的品種,。做好種子處理,,進行曬種或用藥劑拌種,根據當地病蟲發(fā)生情況選擇藥劑,,如用35%甲霜靈種衣劑按照種子量的0.2%—0.3%進行拌種可防治白發(fā)病等,。
精細整地 科學肥水
谷子是小籽粒作物,幼苗頂土能力弱,,播前要精細整地,。一般要通過播前旋耕、耙耱和鎮(zhèn)壓等措施,,做到播種地塊上虛下實,。谷子施肥的基本原則是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底肥一般以農家肥或有機肥為主,,也可用二銨等復合型化肥代替,有條件地區(qū)增施3方農家肥或300—500公斤生物有機肥,,露地栽培可酌情減少底肥,。秋冬季雨雪較少的干旱地區(qū)應在早春降雨后施肥整地,搶墑播種,,確保苗齊,、苗勻、苗壯,;秋冬季雨雪較多的地區(qū)應在春季土壤墑情較好時,,施肥后免耕保墑播種。夏播谷子產區(qū),,應低留前茬,,當前作茬較高時可采用滅茬機滅茬2遍以上,,然后施肥整地待種。適當科學追肥,,有條件的可在谷子封壟前結合中耕培土畝追施尿素20—30公斤,,開花灌漿期畝追施尿素10公斤,灌漿中期噴施鉀肥,。谷子耐旱怕澇,,雨水豐沛年份生育期間一般不用澆水,遇到大雨要及時排水,;降雨較少時,,可在孕穗期、開花灌漿期澆水1—2次,。
適期播種 合理密植
谷子適宜播期根據品種熟性,、地溫和土壤墑情等確定。甘肅,、寧夏和黑龍江等無霜期短的春谷區(qū)一般在4月下旬開始播種,,山西、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部及華北區(qū)谷子春播一般在5月初到5月20日左右,,夏谷區(qū)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播種。適宜播種深度為3—5厘米,。東北春播區(qū),,一般采用條播機露地平播或配套覆膜播種一體機地膜覆蓋穴播,50厘米左右等行距種植或60+40厘米寬窄行種植,;西北冷涼春播區(qū)和干旱區(qū),,一般選擇微壟膜側溝播或全膜覆蓋技術,采用配套覆膜播種一體機進行播種,,并可結合滴灌,、噴灌等節(jié)水栽培技術。通過適宜的播量控制和間苗管理,,確保合理密植,。一般采用精量播種,,每畝播量0.20—0.35公斤,,播后無需間苗;無法精量播種的地區(qū),,一般畝播量0.50—0.75公斤,,人工間苗或化學間苗,達到合理群體,。
加強管理 防病防蟲
做好雜草防控,,一般品種可采用單嘧磺隆,、撲草凈等,于播種后出苗前噴施,,膜側栽培較露地栽培減半使用除草劑,,全膜覆蓋栽培不用或很少用除草劑。做好病蟲防治,,除選用抗病蟲的品種和輪作倒茬等農業(yè)措施防控外,,也要加強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從源頭防控病蟲害發(fā)生,。谷子生長期常見病蟲害有玉米螟,、蚜蟲、粘蟲,、谷瘟病,、谷銹病、紅葉病等,,當谷子發(fā)生病蟲害時,,建議應用真菌類、病毒類和細菌類微生物殺蟲劑,、植物源農藥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
適期收獲 減損增收
為了避免收獲過早和過晚造成的谷子產量和品質降低、商品性變差等,,當95%谷粒硬化變黃,、種子含水量約20%時,應及時收獲,。在平原區(qū),,建議采用切流式聯合收獲機收獲;在丘陵山區(qū),,建議采用分段收獲,,即用割曬機收割后采用脫粒機脫粒。收獲后的谷子應及時晾曬或烘干至谷粒含水量13%以下時貯藏保存,。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容
最新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