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是玉米主要害蟲,,以幼蟲對玉米植株地上部分各部位進行危害,各地要做好田間蟲情調(diào)查監(jiān)測,,準確掌握田間蟲情發(fā)生動態(tài),,依照防治指標,科學(xué)合理用藥,,有效控制玉米螟為害,。
上年秋季扒稈調(diào)查玉米螟百稈活蟲數(shù)30頭以上時,需進行防治,。
(1)性信息素誘殺成蟲,。在玉米螟成蟲羽化初期,在村屯周邊或農(nóng)田周邊,,選用持效期2個月以上的誘芯和干式飛蛾誘捕器誘殺成蟲,。
(2)釋放赤眼蜂寄生卵。赤眼蜂宜選用松毛蟲赤眼蜂或玉米螟赤眼蜂,。放蜂3次,,在玉米螟蛾羽化率達到20%時(玉米螟蛾始盛期)后推10天為第一次放蜂日,間隔5天后第二次放蜂,,間隔10天后第三次放蜂,。每畝3次總放蜂量為15000頭,每畝每次放兩個點,,共5000頭,。蜂卡可選擇人工投放或植保無人飛機投放。人工投放,,應(yīng)在放蜂點上選一株生長健壯的玉米中上部葉片,,沿主脈撕成兩半,取無主脈的一半葉片,,將蜂卡放在葉片背面,,卵粒朝下,葉片向下輕輕卷成簡狀,,用線訂牢即可,。蜂卡拿到后要在當日上午放出,如遇大雨不能放蜂,可選擇陰涼通風的倉庫,,蜂卡分散放置,,或放于冰箱冷藏室中暫時儲存。
(3)田間藥劑防治玉米螟幼蟲,。一般在玉米心葉末期,,用自走式高稈作物噴霧機或飛機航化作業(yè)噴霧防治。防治藥劑應(yīng)優(yōu)先選用生物藥劑蘇云金桿菌(Bt.),、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印楝素、球孢白僵菌,、短穩(wěn)桿菌,,也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四氯蟲酰胺等化學(xué)藥劑,。對于玉米螟發(fā)生重,,或鮮食玉米、制種田等要求防控效果高的玉米田,,上述技術(shù)可同時使用,,并可在雌穗期再施藥1-2次防治蛀穗幼蟲。在玉米心葉末期防治玉米的同時,,混用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戊唑醇可兼防玉米大斑病,混用噻蟲胺,、噻蟲嗪可兼防玉米蚜蟲,,實現(xiàn)“一噴多防”“一噴多效”,防病蟲促增產(chǎn),。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nèi)容
最新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