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韭菜生產(chǎn)過程中的常見病害,,它主要危害葉片。發(fā)病初期葉片的正面或背面產(chǎn)生霉層,,呈現(xiàn)小圓形白色霜狀,,不久葉表面開始失綠,出現(xiàn)淺黃色斑塊,,病害嚴重時,,葉片變黃、變軟下垂,,最終枯萎,。
韭菜通常在溫暖濕悶的環(huán)境下,,施用氮肥過多或肥料不足易發(fā)生白粉病,植株生長過旺,、田間濕度大,,會加快白粉病傳播速度。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韭菜白粉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預防措施:在地塊選擇上,,要選擇地勢較高,通風,、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控制韭菜的種植密度,播種時適當?shù)南≈?,苗期進行剔苗,,增加植株的透光性;在田間管理上,,要及時清除雜草、病葉,,減少病源,;在水肥管理上,要多施磷肥,、鉀肥,,增強植株抗病性。
治療措施:白粉病發(fā)病初期需及時用藥防治,,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靈600倍液,、50%退菌特600倍液等,,均勻噴灑葉面。每7~10天噴一次,,連續(xù)2~3次,。
露地韭菜要增產(chǎn),收割很有講究,。種植戶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收割的茬次要適宜,。一般每年收割4~5茬,6月份前收割2~3茬,。夏季栽培韭菜時,,主要是養(yǎng)根,讓植株多產(chǎn)生分蘗,,一般不收割,,給秋季豐產(chǎn)打下基礎,。秋季一般可收割2~3茬,如果收割茬次過多,,則會導致植株早衰,,降低韭菜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冬季在韭菜萎蔫前的30~40天停止收割,,使其自然凋萎,,以使根莖積累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為植株越冬和來年生長創(chuàng)造條件,。
二是收割韭菜時,,留茬的高度要適宜。留茬不要過低,,一般在根莖處離地4厘米左右收割,,刀口處呈黃色為宜。以后每收割一次,,刀口應略微提高點,。收割后2天內(nèi)不宜施肥和澆水,以免刀口感染空氣中的病菌而發(fā)生病蟲害,,造成爛根,。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nèi)容
最新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