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病害不少,,讀者朋友們要注意及時防治,今天來介紹一下主要的六種病害:
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在葉背面產(chǎn)生白色圓形小粉斑,不斷往周圍擴展,,嚴重時葉片全部布滿白粉,,后期病斑變?yōu)榛野咨袝r病斑上產(chǎn)生小黑點,。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噴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250~300倍液等,,每隔7天噴1次,交替噴3~4次,。
灰霉病,。主要為害花朵及幼瓜。病菌多從敗花侵入,,使花,、果腐爛,長出灰色霉層,。大瓜受害,,組織變黃褐色,并生有淡灰色霉層,。防治方法:加強管理,,高畦覆蓋地膜,適當控水,,經(jīng)常通風排濕,,及時除掉病花、病葉等,;發(fā)病期可選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異菌脲1500倍液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6~7天噴1次,,連噴3~4次,。
霜霉病。苗期發(fā)病,,子葉被害部位產(chǎn)生黃斑,,最后枯死,;真葉被害初期呈水浸狀,發(fā)展呈多角形黃色病斑,,干枯時易破裂,,在高溫條件下病斑背面長灰黑色霉層。防治方法:可選用58%甲霜·錳鋅500倍液25%瑞毒霉與70%代森錳鋅1∶2混合液的500倍液,、64%霜·錳鋅400倍液,,每隔6~7天噴1次,交替噴3~4次,。
病毒病,。發(fā)病后植株矮化,葉片皺縮,,扭曲變小,,并呈現(xiàn)濃綠、淺綠相間的花斑,;節(jié)間短縮,,下部葉片逐漸黃化枯死;果實也表現(xiàn)黃綠相間的花斑,,濃綠部分凸起,,病瓜畸形,發(fā)病輕的心葉是花葉狀,。防治方法:首先,,早治蚜蟲,切斷該病傳播途徑,,減少傳毒機會,。其次,在病毒病發(fā)病初期用4%鹽酸嗎啉雙胍溶液噴霧2~3次,,如有蔓延趨勢,,用抗毒劑1號250~300倍液噴3~4次。
縮葉病,。是一種生理病害,。在植株生長中連續(xù)多片葉呈現(xiàn)雞撲狀皺縮,坐果率很低,,甚至不坐果,,易被誤認為病毒病。發(fā)病主要原因是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大,,生長點積水受到抑制,葉片發(fā)育不正常,。在生產(chǎn)中要控制好溫度變化,,防止大溫差的出現(xiàn),,同時要控制濕度。
菌核病,。主要為害果實及莖蔓,。果實染病,殘花都先是水浸狀腐爛,,后長出白色菌核,,菌絲上散生鼠糞狀黑色菌核。莖蔓染病呈水浸狀病部變褐,,后長出白色菌絲和黑色菌核,,最后莖蔓枯死。病菌以菌核在土壤內越冬,,第二年3月隨氣流傳播到植株上,,3月底開始發(fā)病,3~5月為發(fā)病高峰,。防治方法:可實行2~3年輪作,。棚內控制溫濕度。據(jù)試驗表明,,發(fā)病初選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65%甲硫·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10~15天噴1次,,連噴2次,效果較好,。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容
最新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