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東北地區(qū)花生正處于備耕階段,,為進一步提升東北地區(qū)花生種植水平,加快花生高產優(yōu)質生產技術應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會同農業(yè)農村部花生專家指導組,,結合東北地區(qū)氣候條件和生產實際,提出2025年東北地區(qū)花生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一,、輪作倒茬,精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灌排方便,、耕作層疏松、保水保肥能力較強的沙質壤土,,壤土,、沙土等次之,盡量避開黏土地,、鹽堿地,、澇洼地、漏肥漏水地,。優(yōu)化種植結構,,宜選擇糧谷作物,實施輪作或間作,,減少連作障礙,,促進糧油均衡增產。整地視土壤墑情進行調整,。在正?;蜇S水地塊土壤化凍后進行深中耕,深度25-30厘米,;干旱地塊在播種前進行,。滅茬或起合壟作業(yè),在正?;蜇S水地塊在春季土壤化凍后進行,;干旱地塊在播種前進行,隨后進行播種,。
二,、優(yōu)選良種,種子包衣
依據當地氣候結合生產實際,,宜選擇高產,、穩(wěn)產、符合市場需求、適宜當地生長的國家登記的花生品種,?;ㄉ贩N的全生育期選擇標準為,遼寧選擇125-135天的品種,,吉林選擇120-125天的品種,,黑龍江第一積溫帶選擇115-120天的品種,內蒙古東北部選擇120-130天的品種,。
剝殼前要進行發(fā)芽檢測,,芽率合格后進行曬果,剝殼時間在播種前完成,,盡量縮短剝殼與播種間隔時間,。選用籽粒飽滿、色澤鮮艷,、無損傷,、無裂痕、無霉變的籽仁作為種子,。強調拌種,,可選用含有殺蟲、殺菌性成分的懸浮種衣劑或其復配劑,、混合液進行拌種,。拌種殺蟲劑可選用600克/升吡蟲啉懸浮種衣劑30-40毫升/畝或30%噻蟲嗪懸浮種衣劑40-50毫升/畝;殺菌劑可選用11%精甲·咯·嘧菌種衣劑(3.3%精甲霜靈,、1.1%咯菌腈,、6.6%嘧菌酯)30-40克/畝,做到防病防蟲,,促進花生增產,。
三、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一般年份播種對應時間為,,遼寧南部在5月1日至5月5日,遼西南部在5月5日至5月10日,,其他地區(qū)在5月10日至5月15日,;吉林在5月12日至5月17日,黑龍江第一積溫帶在5月15日至5月20日,;內蒙古東北部在5月13日至5月18日,。拌種花生可提早3-5天進行播種,高油酸花生和大?;ㄉ聿シN3-4天,。播種時遇雨和補墑地塊,,應推遲1天播種。覆膜可比裸地早播1天播種,。
提倡小壟密植,行距45厘米,,株距12-14厘米,,雙粒播種,或5-8厘米單粒播種,,畝播種2.2萬粒以上,。壟上雙行交錯單粒種植,壟距53-55厘米,,壟上小行距15-18厘米,,株距8-10厘米,畝播種2.2萬粒以上,。大壟雙行覆膜種植,,壟底寬85-90厘米,壟上寬60-65厘米,,壟上播種2行,,壟上小行距35-40厘米,株距15-16厘米,,雙粒播種,,或7-8厘米單粒播種,畝播種2.0萬粒以上,。
四,、因地制宜,科學施肥
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施肥原則,,因地制宜測土配方施肥,合理搭配氮,、鉀,、鈣、磷等肥料,。結合整地畝施腐熟農家肥2500公斤以上,,搭配花生專用三元復合肥40-50公斤/畝或畝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銨15-17.5公斤,、硫酸鉀7.5公斤,;配施生石灰8-10公斤,微生物肥10-15公斤,,重茬地與肥力較低的地塊可增施生物菌劑,、根瘤菌肥,,提高土壤肥效,確保養(yǎng)分供給平衡,。在花生開花下針期前,,結合中耕培土,畝追施尿素10-12.5公斤,,生石灰 8-10公斤,,硫酸鉀5-8公斤。當葉片發(fā)生脫肥現(xiàn)象時,,可用0.2%磷酸二氫鉀+2%尿素+0.2%硫酸亞鐵水溶液20-25公斤,,連噴2-3次,,每次間隔5-7天。
五,、綠色防控,,精準促控
雜草防控,。播種鎮(zhèn)壓后至出苗前5-7天,,在土壤表面濕潤條件下進行芽前除草,,藥劑選擇預防雙子葉和單子葉雜草2種以上,。芽后除草,,花生出苗后15-20天進行,,可葉片噴施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喹禾靈,、乙羧氟草醚,。花生收獲前30天不得進行藥劑除草,。
病害防控,。葉斑病、莖腐病,、果腐病是東北地區(qū)花生近年來常見病害,,葉斑病防治應當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可用氟唑菌酰羥胺+苯醚甲環(huán)唑進行防治,;莖腐病可在生長前期采用噻呋酰胺進行預防,;果腐病發(fā)病初期用根腐靈、50%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噴施或灌根,,并及時排水排澇。
蟲害防控,。薊馬,、斜紋夜蛾、棉鈴蟲等食葉害蟲是常見蟲害,,薊馬防治優(yōu)選黃藍板,,化學藥劑可采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啶蟲脒,、聯(lián)苯菊酯+阿維菌素、甲維鹽+多殺+助劑,、烯啶蟲胺(高含量)+甲維鹽,,噴藥時間選擇上午10點前進行;斜紋夜蛾與棉鈴蟲防治優(yōu)選食誘劑,、黑光燈,、性誘劑誘殺成蟲,化學藥劑采用高效氯氰菊酯,、阿維菌素進行防治。
精準促控,。采用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莖葉噴施可促進生長,。莢果膨大時期,為促進成熟,,可每畝使用磷酸二氫鉀100-150克+白糖50克,,加水30-50千克噴霧,每隔10天葉面噴施2次,。植株生長過旺,,應依據當地氣溫和花生長勢噴施調環(huán)酸鈣和烯效唑噴施1-2次。
五,、及時收獲,,安全儲藏
9月下旬,主莖中下部大部分葉片變黃并逐漸脫落,,70%以上莢果果殼硬化,、紋理清晰,果殼內壁呈現(xiàn)深棕色時即可收獲,。為避免分段收獲后造成凍害,,機械起拔后,根部向陽,,此時3天內最低氣溫不得低于3℃,,晾曬7-10天后,莢果含量水在20%以內,,即可機械摘果,。
摘果后繼續(xù)晾曬莢果,當莢果含水低于10%或花生仁低于9%以下時,,可以入庫貯藏,。倉庫要保持干燥,忌潮濕,。高油酸花生在收獲,、摘果,、晾曬和貯藏等過程中要單獨操作,避免混雜,。
來源:經濟作物技術處
12316今日熱點
資訊內容
最新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