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草地螟及其防治
時間:2017-10-12 11:25
近年來,由于氣候條件的變化,草地螟已由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初孵幼蟲取食幼嫩葉片的葉肉,殘留表皮,3齡以后食量大增,將葉片吃成缺刻而僅剩葉脈。一般年份減產(chǎn)10~15%,嚴重年份減產(chǎn)20~30%,對大豆生產(chǎn)造成嚴重威脅,。
大豆草地螟(圖示)
(一)防治策略
草地螟防治策略是“以藥劑防治幼蟲為主,,結合除草滅卵,挖防蟲溝或打藥帶阻隔幼蟲遷移危害”,。應急防治區(qū)應以藥劑普治三齡幼蟲為主,,組織好綜防統(tǒng)治,及時檢查防效,,防止遷移危害,。重點防治區(qū)應以除草滅卵、挖溝或打隔離帶為主,,對幼蟲聚集危害的地塊進行重點防治,。
(二)技術措施
1、除草滅卵
在卵已產(chǎn)下,,而大部分未孵化時,,結合中耕除草滅卵,將除掉的雜草帶出田外漚肥或挖坑埋掉,。同時要除凈田邊地埂的雜草,,以免幼蟲遷入農(nóng)田危害。在幼蟲已孵化的田塊,,一定要先打藥后除草,,以免加快幼蟲向農(nóng)作物轉(zhuǎn)移而加重危害。
2,、挖溝,、打藥帶隔離,阻止幼蟲遷移危害
在某些齡期較大的幼蟲集中危害的田塊,,當藥劑防治效果不好時,,可在該田塊四周挖溝或打藥帶封鎖,防治擴散危害,。
3,、田間用藥
考慮到幼蟲通過低齡時間短、大齡幼蟲具有暴食危害的特點,,藥劑防治應在幼蟲3齡之前,。
當幼蟲在田間分布不均勻時,一般不宜全田普治,,應在認真調(diào)查的基礎上實行挑治,。還要特別注意對田邊、地頭草地螟幼蟲喜食雜草的防治。這樣既可減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效,,又減輕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
當田間幼蟲密度大,,且分散危害時,,應實行農(nóng)戶聯(lián)防,大面積統(tǒng)治,。
4,、藥劑選擇
選用低毒、擊倒力強,,且較經(jīng)濟的農(nóng)藥進行防治,。如25%輝豐快克乳油2000-3000倍液,25%快殺靈乳油畝用量20-30ml,,5%來福靈,、2.5%功夫2000-3000倍液,30%桃小靈2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高粱上禁用),。防治應在卵孵化始盛期后10天左右進行為宜,注意有選擇的使用農(nóng)藥,,盡可能的保護天敵,。
5、防效調(diào)查
防治后需對不同類型防治田進行防效調(diào)查,。防治田于防后3天,,封鎖帶、隔離溝于藥劑失效開始,,檢查幼蟲密度并與防前同一類型田的蟲量對比,,計算防效。如幼蟲密度仍大于30頭/m2,,則需進行再次防治,。
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