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黑斑病
時間:2017-10-12 14:08
1 ,、癥狀
多發(fā)生外葉及外層球葉上,初時產(chǎn)生黑褐色小斑點,擴展后呈直徑5-30毫米的灰褐色圓形病斑,。病斑有輪紋但不太明顯,,濕度大時病斑上有較致密的黑色霉狀物。發(fā)病重時葉片上病斑常匯合成大斑,,引致葉片變黃早枯,。莖,葉柄上病斑縱條形,,生黑霉,。
甘藍黑斑病病癥(圖示)
2、病原形態(tài)
病原為蕓苔生交鏈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 (Schweinitz)Wilts.],為半知菌亞門真菌,。
3,、發(fā)生規(guī)律
病菌10-35℃范圍均可發(fā)育,但適溫較低,,為17℃左右,。
侵染循環(huán) : 病菌在土壤中、病殘體上越冬,,也可在留種株上及種子上越冬,。
相對濕度低于80%不發(fā)病。高濕,、多雨是發(fā)病的關(guān)鍵因素,,植株生長衰弱,發(fā)病加重,。
危害部位 : 莖葉部,。
4、防治措施
4.1使用無病種子,,一般種子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0.3%的50%福美雙或50%撲海因拌種。
4.2重病地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二年以上輪作,。
4.3施足糞肥,,增施磷,鉀肥,。適時追肥,、灌水,雨后排除田間積水,。
4.4及時摘除病葉,,減少菌源。收獲后清潔田園,,并深翻土壤,。
4.5發(fā)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用50%撲海因 1500倍液,或40%大富丹400倍液,,或50%利得800倍液,,或80%噴克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40%滅菌丹400倍液,。
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