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瘡痂病
時間:2017-10-12 16:17
桃瘡痂病屬于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病枝梢上越冬,,翌年四月到五月氣溫高于10℃產(chǎn)生分生孢子,,適溫為20到28℃,適宜相對濕度為80%以上,;病菌直接侵入果實時,,經(jīng)20到70天潛育,于6月開始發(fā)病,,7至8月進入發(fā)病盛期,。春夏多潮濕易發(fā)病,桃園低洼,、濕氣滯留,、栽植過密不通風、發(fā)病重,。晚熟品種常較早熟品種發(fā)病重,。
桃瘡痂病圖片展示
為害癥狀:果實肩部先產(chǎn)生暗褐色圓形小斑點,漸擴大至2至3毫米,,嚴重時聚合成片,,果面粗糙。近成熟時,,病斑呈紫色或黑色,,病部壞死,病果龜裂,,也可侵害枝梢和葉片,。枝梢病斑處產(chǎn)生流膠現(xiàn)象,并在病斑表面密生一些小黑色粒點,。
防治方法:一,、結合冬剪,去除病核,、僵果,、殘樁,燒
毀或深埋,。生長期也可剪除病枝,、枯枝,摘除病果,。
二,、發(fā)芽前全園噴施3波美度石硫合劑開花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95%精品索利巴爾可溶性粉劑200至300倍液,。殺滅樹體殘余病菌,。
三、落花后半個月開始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半個月1次,,共噴3至4次,。
四、加強管理,。注意雨后排水,,合理修剪,防止枝葉過密,。
五,、選擇抗病品種,實行果實套袋,。
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