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疽病
時間:2017-10-12 16:29
癥狀:草莓炭疽病主要發(fā)生在育苗期(匍匐莖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結果期很少發(fā)生,。其主要危害匍匐莖、葉柄,、葉片,、托葉、花瓣,、花萼和果實。染病后的明顯特征是草莓株葉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莖,、葉柄、葉片染病,,初始產(chǎn)生直徑3~7毫米的黑色紡錘形或橢圓形潰瘍狀病斑,,稍凹陷;當匍匐莖和葉柄上的病斑擴展成為環(huán)形圈時,,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濕度高時病部可見肉紅色黏質孢子堆。當母株葉基和短縮莖部位發(fā)病,,初始1~2片展開葉失水下垂,,傍晚或陰天恢復正常,隨著病情加重,,則全株枯死,。雖然不出現(xiàn)心葉矮化和黃化癥狀,但若取枯死病株根冠部橫切面觀察,,可見自外向內發(fā)生褐變,,而維管束未變色,。漿果受害,產(chǎn)生近圓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軟腐狀并凹陷,后期也可長出肉紅色黏質孢子堆,。
草莓炭疽病圖示
傳播方式: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毛盤孢屬草莓炭疽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發(fā)病組織或落地病殘體中越冬。在田間分生孢子借助雨水及帶菌的操作工具,、病葉,、病果等進行傳播。
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2、育苗地要嚴格進行土壤消毒,,避免苗圃地多年連作,,盡可能實施輪作制。
3,、控制苗地繁育密度,,氮肥不宜過量,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培育健壯植株,,提高植株抗病力。
4,、及時摘除病葉,、病莖、枯葉及老葉以及帶病殘株,,并集中燒毀,,減少傳播。
5,、對易感病品種可采用搭棚避雨育苗,,或夏季高溫季節(jié)育苗地遮蓋遮陽網(wǎng),減輕此病的發(fā)生危害,。
6,、藥劑防治。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