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枯萎病
時間:2017-10-12 16:30
癥狀: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開花至收獲期發(fā)病,。初期僅心葉變黃綠或黃色,有的卷縮或呈波狀產(chǎn)生畸形葉,,致病株葉片失去光澤,,植株生長衰弱,在3片小葉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變狹小硬化,。老葉呈紫紅色萎蔫,,后葉片枯黃,最后全株枯死,。受害輕的病株癥狀有時會消失,,而被害株的根冠部、葉柄,、果梗維管束都變成褐色至黑褐色,。
草莓枯萎病圖示
傳播方式:該病通過病株和病土傳播。主要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帶菌肥料及種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株分苗時進行傳播蔓延,,當草莓移栽時厚垣孢子發(fā)芽,,病菌從根部自然裂口或傷口侵入,在根莖維管束內(nèi)形成小型分生孢子,,并在導(dǎo)管中移動,、增殖,通過堵塞維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壞植株正常輸導(dǎo)機能引起萎蔫,。
防治措施:預(yù)防:將奧力-克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釋,每平米3升在播種前或播種后及栽前苗床澆灌,;在定植時或定植后和預(yù)期病害常發(fā)期前,,將奧-力克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釋,進行灌根,,每7天用藥1次,,用藥次數(shù)視病情而定。治療:奧力-克青枯立克按500倍液稀釋使用,,病害嚴重時,,可適當加大用藥量。
內(nèi)容